道德經第五章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德經第五章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含數窮,不如守中。

白話文

天地沒有偏愛之心,將萬物看作「芻狗」一般,任其自生自滅;聖人沒有偏愛之心,將百姓看作 「芻狗」一般,任其自作自息。天地之間,不就像一個風箱嗎?空虛而其中的風不可窮盡,愈動風就愈多,萬物源源不斷地生化而出。即使博學強記、技藝超群,也不如保持空虛的狀態更合適。

生醫科學家的觀點

老子的中心思想就是無為,也就是尊循自然法則,不多做干涉,如同天地之中並沒有人任何偏好,天下萬物皆為平等,相對於大自然都如同芻狗一般,而妄加干涉的結果就如同揠苗助長一般,不只沒有幫助到其生長,反而讓苗枯死,這也跟我們工作一樣,人生的經歷是需要時間所累積,沒辦法在一夕之間學會待人處事和領導統御,任何偷吃步的捷徑最終都可能導致揠苗助長的事情發生,唯有多做多學才能夠快速累積足夠的經驗來處理與人相關的各種事情,我相信成功沒有捷徑,只有多努力才有快速爬上顛峰!

發表迴響

Up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