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紹了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有效的溝通。 這篇是溝通的重要性的第二部分,主要著重於跨文化溝通。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中,我們可能有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同事和朋友。 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工作時,有時文化之間的差異可能帶來許多不同的挑戰。
內容目錄
什麼是文化?
文化的定義非常廣泛; 例如,維基百科對文化的定義是,文化是一個總稱,包括人類社會中的社會行為、制度和規範,以及人類社會的知識、信仰、藝術、法律、習俗、能力和習慣。 這些群體中的個人。 文化通常起源於或歸因於特定的地區或地點。 就我而言,我更喜歡將其定義為“關於自我身份認知、時間和空間、思維和學習方式、工作和組織方式以及溝通方式的基本真理”。 換言之,文化差異會極大地影響多元化環境中的溝通效率。 在與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的人進行對話之前,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文化差異,以盡量減少誤解。
文化就像洋蔥,層層堆疊
文化就像一個由多層組成的洋蔥。 在表層,我們可能認為美食、節日、音樂、語言、藝術、時尚是文化; 然而,如果我們進入到深層,我們可能會發現其他成分代表了文化,例如眼神交流、個人空間、肢體語言、舉止、友誼、性別、家庭角色或合作/競爭的意識。 所有這些都結合成一種文化。 了解一種文化的唯一方法就是去體驗它。 例如,如果我們想了解意大利文化,最好的方式是在意大利生活並與當地人一起出去玩。
文化中的變量
文化有幾個變量,例如語境(上下文)、信息流、時間、權力和平等、語言……等等。 這些變量將使我們能夠與不同的文化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我們需要學習這些變量以避免誤解。
語境
語境是在交流中為了表達意思而附加的詞。 此外,高語境是人們會添加額外的詞來修飾句子並使其複雜化,而低語境是人們用簡單的句子來表達他們的意思。 例如,“我不喜歡你的產品”。 是一種低語境的交流方式。 而在高語境條件下,這句話則變為:“你有一個設計精美的良好產品。但是,我的預算有限。我沒辦法負擔並購買此項產品。”。 低語境句子通常使用很簡單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意思,但高語境風格需要人們仔細閱讀字裡行間所隱藏的語意。 在這裡,我可以將這些國家分為三個等級的語境。 總體而言,德國、美國、英國屬於低語境; 法國、西班牙、意大利、中南美洲、希臘、俄羅斯和印度處於中等語境; 日本、中國、韓國、阿拉伯國家、非洲處於高語境,也就是當我要跟德國人溝通的時候,直來直往反而是一個最快速溝通的方式,不要談論太多的之乎則也,也不要假設德國人會聽懂我們委婉的拒絕,需要直接表明清楚,然而當我們面對日本人的時候,太直接的語言反而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需要學習使用非常委婉的方式來表達。
信息流
信息流是信息交換的方式。 與語境類似,一些國家更喜歡間接共享信息,例如日本、南亞和中國。 但來自德國、俄羅斯和東歐的人們更喜歡直接交流信息的方式。
結論
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多元化的環境是趨勢。 因此,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領導者,就需要了解如何進行跨文化間交流與溝通。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