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之前的領導統御文章中,我介紹了“如何成為好的領導人 一 : 日常領導統御 Everyday Leadership”,“如何成為好的領導人 (二): 自我認知(self-awareness)”,“如何成為好的領導人 (三):我是誰?我的人格特質是什麼?”、“如何成為好的領導人(四):成為激勵人心的領袖”。 在這裡,我想討論另一個關鍵因素,即如何建立良好溝通。
內容目錄
溝通是一門理解的藝術
溝通是一門藝術,我們需要不斷創造相互理解,以便在談話者和聽眾之間傳遞正確的信息。 交流過程包括將我們的思想/想法加密成文字和行為,並將這些信息解密/解讀成聽眾想的意義。 當聽眾將單詞和行為解讀為不同的含義時,就會發生誤解。 為了避免誤解,我們需要了解 7C(正確 (correct)、完整 (complete)、清晰 (clear)、一致 (consistent)、可信 (credible)、關注/聯繫 (concerned/connected)、文化 (culture))和 1 V(音量 (volume))。 除此之外,有效的溝通關鍵在於“我們不該說什麼”以及“我們該怎麼說”.
信息傳遞
溝通是信息傳遞的過程。 說話者/作家用語言或行為表達想法和想法,由一個大腦對信息進行加密。 觀眾對信息進行解密並解讀以收集信息; 然而,每個觀眾的大腦可能會解讀成不同的訊息。 此外,在人類的頭腦中,情緒通常比思想來得快。 因此,如果您有心情,請不要說任何話或回復任何電子郵件,因為您的情緒可能會嚴重影響您的溝通。 換句話說,我們應該保持以成人對成人的方式與他人交流。
知識的詛咒
認知偏差通常發生在群體中的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假設其他人具有理解信息的背景。 例如,當我們學習新的東西時,比如癌症生物學,我們開始用專業的詞彙說話。 即使我們與沒有生物學背景的其他人交談,我們也會忘記解釋信息或切換到簡單的術語來傳遞信息。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知識的詛咒。 因此,如果我們不了解聽眾,我們應該先假設我們不是在與專家交談。
無意識的溝通行為
有時,我們可以從言語或非言語的肢體表達中傳遞著隱藏性信息。 例如,語調是表達句子中隱藏含義的一種方式。 如果有人說“我沒說你弄壞了我的設備”,我們可以試著在句子中強調一個不同的字,看看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 我沒說你弄壞了我的設備
- 我沒說你弄壞了我的設備
- 我沒說你弄壞了我的設備
- 我沒說你弄壞了我的設備
- 我沒說你弄壞了我的設備
- 我沒說你弄壞了我的設備
- 我沒說你弄壞了我的設備
另一個例子是肢體語言。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蠻有趣的主題,有時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通過肢體語言表達我們的情緒與想法。 如果你發現有人在說話時雙臂交叉站立,你可以大膽地假設這個人不同意你所說的話。
溝通的基礎建立於信任
為了進行有效的溝通,信任是連接群體中每一個人的重要因素。 而建立信任有 5 個要素:一致性、開放性、忠誠、能力和誠信。
- 一致性:你多久改變一次主意?你是否能夠保持一致的想法!
- 開放性:是否願意分享有關自己的信息,或者你只是希望其他人分享個人訊息?
- 忠誠:你是只他人狀態好的時候支持,還是願意在他們陷入低潮的時候支持他們?
- 能力:你了解你的言行和表達的意思嗎?
- 誠信:你的行爲是否符合你的言論?
優秀領導者的溝通策略
對於領導者來說,一個好的溝通策略是在你的信息中包含積極和消極的方面,並且要具體而簡潔。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和馬薩諸塞州州長愛德華·埃弗雷特在 1863 年葛底斯堡戰役(美國南北戰爭,內戰)後發表了演講。 埃弗雷特的演講長達 2 小時,林肯的演講為 2 分鐘。 然而,大家只記得林肯在演講中所說的話。 因此,良好的溝通應該簡短而具體。
結論
溝通不僅對領導統御很重要,對日常生活中的每個人也很重要。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將介紹我們如何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以及我們如何主持一場有效率的會議。
發表迴響